甯氏家园   

  返回首页

辽宁宁氏传说

棋盘山寻仙
  沿沈阳城东行三十余里,有一处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一棋盘山。这里层林叠翠,气象万千。四周群峰间环绕,山间亭台楼阁,飞檐斗翘。东面是波光粼粼的十里秀湖,如梦如幻,如诗如画。身在其间,湖光山色尽收眼底,令人既觉神思缥渺,又不禁心生疑惑:棋盘山何以得名于此?又何以如此仙云缭绕,清静幽雅?
  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。相传古时候,棋盘山脚下有一个宁家村。村里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宁来,专以打柴为生。宁来心地善良,勤劳能干,媳妇贤惠勤俭,儿子小宝活泼可爱,一家三口非常和睦融洽。
  有一天,宁来照旧拿着斧子,扛着扁担上山砍柴。到了半山腰,忽然看到两位老人坐在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棋盘前对奕。西面的那位腰挂宝剑,面目俊朗,东面的那位身背葫芦,手抚拐杖。二人俱是仙风道骨,气宇非凡。宁来素喜下棋,见此情景便放下柴担,近前观战。不料越看越上瘾,直看得肚于咕咕直叫,也舍不得离开。正在这时,忽听“啪”的一声,一件东西落到了宁来的脚下,原来是一枚吃剩的桃核。宁来饥不择食,见桃核上尚有果肉,弃之可惜,便顺手拣起来啃了个精光,只觉得余香满口,饥饿顿消,吃毕又接着观战。两位老人可谓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,从中午下到傍晚,直杀得天昏地暗,星月无光,谁也不肯推枰认输。不觉已是日落西山,二人仍然没有决出胜负。良久,西面的那位抬起头来看了宁来一眼,笑着说道:“山中方一日,世间儿百年。拐兄,我们还是走吧。”对面的那位朗声大笑:“洞宾老弟,人生不过权局间,你我又何必非要分出个胜负?”两人同时站起身来,回头看了宁来一眼,哈哈一笑,飘然而去。
  宁来这才想起回家的事。忙去找扁担,可是回身一看,扁担不见了,只剩下一根朽木;去找斧子,斧柄没有了,只剩下一个锈迹斑斑的斧头。至于那担柴禾,早已踪影皆无。宁来大吃一掠,匆匆忙忙向家里跑去。回到家里,一切全变了。虽然青山未改,碧水长流,可家中早已物是人非。宁来四处寻问,才知道媳妇和儿子早已作古。宁来悲痛欲绝,大声哭喊着:“小宝,我的儿子呀……”村里的人顿时怒不可遏,纷纷斥骂道:“小宝是我们的祖先,你年纪轻轻的,竟敢这样辱骂他!宁来慌忙辩解,将自己当初上山砍柴观棋之事讲述了一番,众人方才释然。那些老辈人恍然大悟道:“那不是铁拐李大战吕洞宾吗?”“哎呀!老祖宗,您今年少说也得一百五十多岁啦!”“天哪,怪不得您长生不老,原来是吃了仙桃了!”宁来望着自己这些须发斑白的几代孙子辈们,感慨万千,而宁家村的人则平生第一次见到了自己年轻的“活祖宗”。
  后来,每到云雾缭绕时,人们似乎就能听到山上有下棋的声音,风和日丽时,便能看到山崖上摆放着一副棋盘、棋子。石头棋子可以横竖移动,但却无法用手拿起来。于是,人们一传十,十传百,就把这座山叫做棋盘山了。
发言:甯志强 日期:2002/5/5 23:34:18

【宁氏起源-留言簿】

 ……河间宁氏:明朝初年,山西省洪洞县【宁氏亲兄弟四人---江、河、湖、海】,自大槐树下老鸹窝村(被捆绑押送---“解手”一词源于此),迁民至京南河间府,现住河北省河间市留古寺镇宁家庄,在此繁衍生息约20代。期间有一部分人(包括分支),分别迁居山东、辽宁、或其他村庄,“文革”前期曾到此来续【宁氏族谱】。可惜总谱在“动乱-破四旧”中被烧掉,现仅存极少部分分支家谱。  20130408

发言:ningjianzhu 日期: 2013/4/9 0:32:29

【宁氏起源-留言簿】

【宁】【氏】【宗】【族】 同 【姓】【裔】【家】【亲】
同【宁】就是“源”(根由来源); 同【氏】就是“媛”(相近牵连); 同【宗】就是“原”(最初开始); 同【族】就是“元”(第一初始); @@同:(如同相同 没有差异)  同【姓】就是“缘”(因由因为); 同【裔】就是“圆”(距离相等); 同【家】就是“园”(本家园地); 同【亲】就是“援”(帮忙援助)。  
发言:ningjianzhu 日期: 2013/4/10 8:29:55

【宁氏起源-留言簿】

宁氏宗亲会、宁氏全球宗亲网的各位亲人:您好!
    我是河北省河间市宁家庄的宁氏中国人。初登此网,倍感亲切。感谢你们为宁氏宗亲之间-互相了解、联系、沟通、相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!在此,我与宁氏宗亲,谨对你们所做重大贡献: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    浏览网页,觉得尚可改进。提一个小小的建议--仅供参考。首先,请您搜索《老部队战友情》网页。【郑重声明:顺便看看帖子也欢迎】---该网页最大的好处在于:便于-发帖、回复、修改、删除、管理、控制、等等。  这是我目前所见过的最容易操作、最顺捷使用的网页。恭请宗亲会中的网管高手,对此进行研究考量,【参照该网页、设置留言簿】。
    此建议;请斟酌。谢谢了!!      您的宗亲: ningjianzhu    20130409
发言:ningjianzhu 日期: 2013/4/10 8:30:46

【宁氏起源-留言簿】

【宁氏起源-姓氏源】
【1、上古周朝时,得姓于距今约3000年的卫武公--宁俞。】
【2、来源于封地】《元和姓纂》记载:宁氏之始祖--季亹,食采于宁邑;其后裔便以封地名为姓。
【3、来源于谥号】《急 就 篇》纪述:秦襄公曾孙秦宪公,谥号--宁公;其支庶因以为姓。
【4、由其他民族改姓而来】据《李朝实录》《百家姓考略》:满、蒙等民族姓氏从汉族习俗;宁尔佳氏、宁古塔氏、富察氏、章佳氏,改单字姓氏;而且最多最早使用的就是宁姓。
有人说:“天下无二宁”。我的理解是:“一笔写不出两个宁”。【此乃一家之言】---见仁见智,暂勿褒斥。---天气挺好;晒晒心情-会更好!
君不见:襄阳人在南阳市诸葛亮草庐提联【心在朝廷,原无论先主后主; 名高天下,何必辨襄阳南阳】。
之所以:宁姓人无须分彼此;皆因为:同是地球人,同住地球村。
简言之:如果追根溯源的话,毋庸赘述,【他们统统都是黄帝之裔】!!(借用-国奠黄帝陵祭文曰:华夏儿女、炎黄子孙……。您有异议吗?)
请众位宗亲海涵:容我画蛇添足-再跩个文【恍然大悟烺,关键是个恍;等您悟出来,那才真叫爽】。   20130410
发言:ningjianzhu 日期: 2013/4/10 8:31:47


回应留言
姓名:
电子邮箱:
标题:
内容:
防恶意留言验证:   第三届中华甯氏恳亲大会2010年10月在哪里召开?
  请输入“海南”或“Hainan”(英文或繁体系统用户)
    

名捕网 制作维护
广东·深圳 2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