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worldexperts.org/index1.htm
宁 布 1951年2月生,内蒙古扎鲁特旗人,内蒙古扎鲁特旗畜牧工作站高级畜牧师。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委员会会员,中国养羊研究会会员。197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、从事家畜育种工作和研究。在黄牛冷配提高三年,科尔沁细毛羊、科尔沁牛、罕山白城山羊等新品种培育,绒山羊基地建设,北方肉羊产业技术开发,罕山白绒山羊高产攻关及普及推广,白城山羊选育与开发,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选育等方面有精深研究。其中“科尔沁牛”于 1990年获自治区科委、农委新品种培育二等奖;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;“罕山白城山羊”1995年获自治区科委、畜牧厅白城山羊新品种培育一等奖;“绒山羊基地建设"1995年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三等奖。代表性著作有《关于扎鲁特旗养羊业发展对策的探讨》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选入《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》一书出版;《西门塔尔牛的风土驯化和提纯复壮》由中国生产力学会科学技术生产力专业委员会选入《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评价》一书出版,并获科技成果三等奖。发表论文20余篇,主要论文有《西门塔尔牛的风土驯化和提纯复壮》、《西门塔尔牛的杂交育种效果》、《良种选育与开发一起抓》、《建基地、抓育种、促进羊绒生产大发展》、《罕山白绒山羊》、《罕山白城山羊品种品质分析》、《草畜矛盾的形成因果及实质分析》、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途径研究》、《实施牲畜“种子工程”,推动养牛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》、《羔羊硒/VE缺乏症调查研究》、《关于扎鲁特旗养羊业发展对策的探讨》等。其中《西门塔尔牛的风土驯化和提纯复壮》、《西门塔尔牛的杂交育种效果》被评为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、《黄牛杂志》编辑部1997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,《关于扎鲁特旗养羊业发展对策的探讨》、《羔羊硒/Ve缺乏症调查研究》被评为哲里木盟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。擅长解决家畜良种繁育方面的问题。亟待开发的技术项目有“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”、“肉牛配套系选择”、“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选育”、“白绒山羊选育与开发”、“肉丰产业技术开发”等。业绩由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辞书编辑部于1998年编入《中华人物辞海》,并被特聘为顾问编委。
宁 鼎 1959年12月生,天津人,硕士,中共党员,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,光纤及应用技术事业部主任。主要研究领域;光波导基础理论及光纤器件、特种光纤制造工艺和参参测试分析。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:氢气与温度对光纤特性影响的研究、可见光波段单模光纤谱衰减及截止波长测量系统、1.3um保偏光纤拍长恻星系统、光纤陀螺用熊猫型保偏光纤研制、联密封涂覆光纤制造技术等。主持起草了《B5-P-6.5/125-2型保偏光纤行业军用标准》以及多项企业军用标准。担任事业部主任期间,负责全室技术管理工作,全室共完成设计定型鉴定四项、技术成果鉴定三项,完成特种光纤军品订货近50公里。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为军用特种光纤系列产品的研制、开发、填补国内空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《氢气氛时光纤损耗特性的影响》、《偏派保持光纤拍长的磁光调制法批量》等12自、1995年获得电子工业部部级"优秀科技青年"称号,1996年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宁 馥 女,1954年6月生,天津人,大学文化,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传真通信研究室主任、高级工程师。参与了数字程序控制线切割机床的数控柜设计、研制(所研制的样机在公司模具车间使用)、先后参加CX-20、T-87型电子中文打字机设计开发及研制工作,主要从事软件程序的编制,是主要设计人员之一,其中 T-87型机曾获得局级国产化奖和计算机推广应用二等奖;参加UF-200型三类图文传真机的国产化工作,分析、研究该机全套软件程序,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要求对有关软件进行改编,先后参加小型家用传真机OEF-238和OEF-219机的开发;组织电器及软件设计人员分析传真机的原理,设计该机电原理图和印制极图,调测整机电路和软件程序,取得了样机研制的成功。撰写有《三类图文传真机原理、使用与维修》等书。
宁伯儒 男,1938年10月生,湖南安化人。高级工程师。毕业于地矿部武汉地质学校。原任职于湖北省地矿局。现已退休。主要业绩:1956~1982年的27年中,作为技术骨干,主持或参加了广西境内以煤、铁、磷为主的30多个矿区的地质普查、勘探、区调和科研工作,其中包括著名的扶绥煤田、百色煤田和上思煤田在内。在扶绥煤田岽罗、那全、渠勒、岽刀、岜更等矿区工作中贡献较为突出。独自或参加编写矿区地质普查、勘探及科研报告逾20份之多,主编的《广西上思县上思煤田勘探报告》荣获1979年广西地质局质量奖。1981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仅用7个月时间,在桂西北无煤区找到一处煤矿详查基地,受到广西第二地质队和乐业县领导的多次表扬。1983年调回湖北局后,参加葛宗侠和赵自强分别主持的两大专题的科研工作,负责鄂城岩体、小岩体、火山岩系和震旦系矿产的研究,其成果反映在《鄂城——大冶——阳新地区铜铁控矿条件、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》和《湖北震旦系——中国震旦系建系研究项目成果之二》(中国地质出版社,1988年12月)两部论著中。这两项科研成果均获1988年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。
宁承浩 男,1960年9月生,广西玉林市人。市畜牧局局长助理。1982年7月玉林师专数学专业毕业,1992年9月、1993年6月分别取得政工师和经济师任职资格。常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,先进工作者和报刊杂志的先进通讯员,曾获全市优质课比赛第六名。论文有《浅谈函数极值的求法》,撰写的文稿常被省、市级杂志采用,其中《玉林市农民参与流通》一文被编入《中国农业年鉴》;《加快农用土地合理流转,促进农村经济新的飞跃》一文刊登于《广西农村经济》并获省级优秀论文奖,《赶着畜禽奔小康》一文刊登于中国《市场经济信息》等。
宁大同 男,1937年4月出生于江西。1957年空军气象学院毕业。先后在南京大学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,1985年-1986年在安大略省环境部空气资源研究所( ARB,MOE)做合作研究。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、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授,加拿大U of T —YorK Univ.亚太联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地区第三级培训网(NETTLAP)成员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IETC成员,国际学术刊物《J. of Environ. Sci.》编委,国际影响评价协会(IAIA)会员。主要成就:先后从事过天气预报、X射线衍射分析、大气环境、区域开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。除授课及培养研究生外,共主持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“7.5”、“9 .5”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。“973”项目,与加拿大、美国、韩国等国的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省、市级研究项目20余项。所主持及参加的国家“7.5”重点科技攻关项目“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”、“三峡工程开县可更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移民安置的生态环境容量”曾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、国家计委、科委、财政部重大成果奖。成果已被收录于《中国技术成果大全》、《高等学校重大软科学研究成果选》与《中国‘8.5‘科技成果选》等。1998年在新西兰获IAIA’98国际合作委员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。合作撰写了《全球环境导论》、《三峡库区开县移民环境容量研究》、《Research on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》等论著7本。其中《全球环境导论》获北方十省、市(区)优秀科技图书评比二等奖。在国内、外学术刊物以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约90篇。主要有:“Climatology of Convective Boundary-Layer Parameters over Ontario, Canada,“Particulate Pollu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Small Rural Enterprises in Mountain Areas ”,“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in Urban Areas of Northern China”,“三峡工程开县移民安置环境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决策”、“农用土地资源环境质量客观评价”、“长江三角洲区域气候变化调适研究及产业结构优化方法”……等。
宁德敬 男,1934年10月出生。广西蒲北人。高级农艺师。广西浦北县畜牧水产养殖局站长,中国养殖养蜂协会理事、浦北县政协委员等,全国养蜂先进工作者。毕业于江西宜春农学院。主要贡献:1.从 1967——1970年共办10期养蜂培训班,有440多人次参加;1983年为广西全区培训高级技术人才 55人;2.推广中蜂新法饲养提高峰群产量;3.创办王峰厂,每年为县创利润 400余万元,有力地支持科研项目;4.西方蝶种在华南沿海地区高温越夏的突破;5.研制应用小箱交尾,大箱繁殖,高速度发展蝶种;6.自觉地开展全区蜜源植物及蜂种资源普查工作。主要著述;《养蜂技术基本知识手册》、《南方蜜源植物》、《如何提高峰君产量》、《怎样人工培育优良蜂王》等。
宁德胜 男, 1942年 12月出生,河南洛阳人。主任医师。曾任职于解放军第 153中心医院。现任河南省洛阳轴承集团公司总医院院长,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教授,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洛阳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抗癌协会洛阳分会理事,中华医学会会员,洛阳分会理事,《中国厂矿医学》杂志编委。主要贡献:长期从事外科临床研究及医疗工作,始终坚持“病人第一、病情第一、质量第一、安全第一”。尤其在胸外科、普外科、烧伤及肝胆疾病的外科诊治中有较突出的贡献。心脏贯通伤的抢救成功、食管癌的手术治疗、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都获得总公司级科技成果一等奖。个人多次被评为市级总公司级、总医院级知进医务工作者。曾发表10余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,《胆囊管残留综合征7例报告》、《老年人胆结石182例手术治疗结果分析》、《先天性脾动静脉瘘一例报告》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学术研究》等;担任《实用创伤医学》(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)副主编。1999年被编入《当代医院管理人才精典》。
宁国荣 男,1935年4月出生,云南昆明人。高级工程师。196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物理专业。60年起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、原子工程系任教,66年转业到昆明十一中学任生物理化教研组组长,总务主任。71—74年借调云南大学搞“军事科研”,78年底调云南民族学院数理系任理化教研组长兼实验主任。81年调昆明环境科学研究所任大气物理室主任,高级工程师。82年底发起组织昆明声学学会现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,88年起选入中国声学学会任二、三、四届理事,环境声学学会委员。72-74年在云南大学305科研组完成的“HB性能测试分析仪”。73年6靶场测试结果获总参谋部表彰奖。81年参与主持完成的“昆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”获昆明市政府81、82年度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,92年主持完成的“昆明市环境噪声区域划分方案的研究”获昆明市政府93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。93年10月国家环保局颁发荣誉证书。定为在工和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。81-96年撰写的20多篇论文,编入87年“第十六届”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篇,92年“第十四届国际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”一篇。97年出版的“中国大百科全书”一篇,98年“应用声学”一篇“劳动保护与科技”一篇。在昆明市科协83年至86年五届优秀论文评选中,评为一等优秀学术论文奖两篇,三等优秀论文奖六篇。
宁加瑛 男,1933年7月生,广西博白县人。博白县商业局秘书股长,广西商经学会会员,原高中文化,1983年8月区商业厅经济专业培训班结业,1985年7月取得经济任职资格。先后任县商业局和供销社的物价、业务、秘书股长等职,为本县农付土特产品生产、加工、购销、出口和商业物价工作做出一定贡献。198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、国家物价局颁发的荣誉证书。
(打开标题中的地址,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名人!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