甯氏家园   

  返回首页

山东宁阳甯氏始祖六世祖 甯之风

甯之凤(1603—1681),字德九,清代宁阳(今宁阳县城东街)人。

    万历四十一年(1613),甯之凤参加宁阳乡试,补邑生,入县学研习经典。顺治四年(1647),清世祖大开新科,首选天下英才,他和李树奎、李恩光等相约赴京科考。甯之凤一举成名,甲试第二荣登榜首。

    顺治五年(1648),黄河吕梁段再次遇险情,顺治帝下令让甯之凤治理。之凤接旨后风雨兼程,披蓑戴笠一路沿河察视,同时将皇帝的诏书传到各地,限令死守。报清查办了渎职县令,率军民疏通河道中的障碍,同役夫一同背土上堤、险处打桩、填塞涌洞、束水攻沙,苦战月余,确保了吕梁无事。水退后,他用节省下的20万两白银赈农植树,筑堰固土,为吕梁段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。据《清史·河务》载:朝廷派员巡检,两次奏请皇帝褒奖甯之凤治吕梁的“兴禹治水之功。”

    顺治十五年(1658),甯之凤任河南知府,总摄中州的诸多事务。他一到洛阳,立即走街串巷,下田同农夫攀谈。当了解到当地的耕牛因非法宰杀而致使当地百姓生活贫寒时,他要求各司县衙查清现存耕牛,一律用官价买入分给农户,并让经济人从内蒙、青海贩大批壮牛进豫,每10户配一套,并对宰杀耕牛者罚银一千。当年秋,河南就实现了以牛代耕。为克服中州各地百姓不善储粮的习惯,甯之凤拿出自己两年的俸银,帮助主要州府扩建粮仓,并动员百姓注重储粮备荒。

    甯之凤为政注重纲纪的整顿,特别对官吏管理更严。常告诫部属:“社稷以民为本。民为重,君为轻。为国尽心,为君分忧首当为民谋福。”

    树人重教,是甯之凤的又一德行。他把“忠厚传家远,诗书济世长”作为施政要领。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拨库银兴建学馆,设讲经堂,并亲自从山东延聘名儒执教,经常巡查属吏,嘱他们把尊师重教当成政规,违者责罚。数年后,河南殿试23人金榜题名,声震全国。

    顺治九年(1652)正月初九,为贺太皇太后70岁寿诞,甯之凤奉命监造慈宁宫,精打细算节约七万两白银,交予国库。庆寿当日,顺治皇上欣然命笔“甯之凤监造”,这是故宫唯一题监造人于其上的殊例。

    在河南时,甯之凤领兵一举捣毁土匪穴巢,全歼顽敌凯旋,受封为陕西按察使兼陕西重藩布政使。河南万民上表乞留,百姓自发在龙泉为其造生祠。甯之凤到陕西上任时,他因俗而治,亲抚夷族首领,温言礼让。康熙元年(1662)夏,他再次出巡八卫,病倒在哈密,乃上表辞官养疾。

    78岁时,甯之凤辞世。康熙帝闻报,派山东布政使专程前往祭吊,封太师太宰德翁,赠太子太保。

发言:甯方明 日期:2022/3/26 21:57:51


回应留言
姓名:
电子邮箱:
标题:
内容:
防恶意留言验证:   第三届中华甯氏恳亲大会2010年10月在哪里召开?
  请输入“海南”或“Hainan”(英文或繁体系统用户)
    

名捕网 制作维护
广东·深圳 2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