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中华甯氏第一祭——获嘉祭祖专题报道

中华甯氏第一祭(续篇)——获嘉祭祖专题报道

作者:甯蔚华

因帖子超长,只好另开“续篇”。
  限于体力,我自己的相机没用上,配文图片全部取自甯网,但经我手之后,都有所不同。比如,这张“甯氏春涛高”,就算是我的再创作了,以长春、光涛、汉高三巨头的名字,组成“春潮如涛高涨”之意境。
  怎么就没人欣赏呢?还是景聪细心,为我指出两个错字,我已将笔误纠正。

 

    报道之一:老甯首登官方文件
    报道之二:篆甯宏钟一鸣惊人
    报道之三:祭祀仪式土洋结合
    报道之四:甯氏六大文化遗产
    报道之五:风水宝地文化品牌
    报道之六:获嘉甯裔浮出水面
    报道之七:获嘉之行初识宗亲
    报道之八:人头如海心情如潮
    报道之九:百代过客重返故里
    报道之十:风雨沧桑再铸辉煌

  报道之七:获嘉之行初识宗亲

  我因没有参加深圳恳亲大会,只在甯网或电话中结识几位宗亲,通过这次获嘉之行,方识“庐山真面目”,有些与我想象的不大相同。要说的很多,先从祭祖大典的工作人员说起吧。
  长春,不愧为甯氏联谊会主席,个子高大却很稳重,国字脸透着刚毅,亮眼睛闪着智慧,办事严谨,看来脾气也不错。据说,他律师口碑很好,诚信度高。他是甯氏中心当之无愧的顶梁柱。
  汉高,个子不高,却是高汉。风格高,一贯热心宗亲事业,这次还赞助家乡人来祭祖。这位将门出身的台湾公子,在大会期间当后勤部长,管行程、吃喝、住宿,累得够呛。
  光涛,一脸笑容,披满阳光,名如其人。他知识面广,办事麻利,精干,老道。他说下次联谊会要争取在海南召开,我相信他的活动能力,一定能如愿以偿。
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  志强,能力强,站长、财务、设计、排版兼于一身。他办事效率高,又会做人,显得很成熟。这次没能到会,但前期工作他做了一半,我俩长期配合默契。
  宁林,年少不成熟,有时让人操心,但有上进心,可塑性强。这次在祭祖中拉会旗,作现场及时报道,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  俊德,四川老人,曾作“二辑”校对。也是初次晤面,他找到我,对《祭祖文》提出二点,我也很感动,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。 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  太保,马来西亚甯氏公会主席,一位很有建树的长者。他以自家房产抵压贷款,为公会在闹市区置业一座二层楼,底层商铺出租,上层联谊活动中心,轮到哪一届也不准出卖公产。他还幽默地说,以后谁问我贵姓,我就回答说:“认真戴帽子的人”。
  (蔚华注:我这次发言只给十分钟,除了否定袁义达的秦宁公,临场发挥只说了“篆甯钟”和“用心戴冠”,且因音响太差,效果也不好。但有人走过来说:“你的发言很好”,长春则作惋惜状:“你就那么老实听他的,不会继续说你的。” 我无言以对。)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
  报道之八:人头如海心情如潮

  获嘉之行时间很短,头尾只有三天,但至少一周睡眠不足。宗亲们不顾旅途劳顿,抓紧时间交流,每人收得一叠名片,相互拍了很多照片,总是热闹到深夜。血浓于水的亲情、友情、激情、豪情,洋溢于整个会议期间,充满了各个角落,感动了获嘉人。
  每次会餐时,大多是自由组合,以便于交友,也出现一些偶然的惊喜,如分散40年同桌认族兄。这种交流,在最后的答谢宴会达到高潮,因为明天就要分别了。当时,由于官方领导姗姗来迟,而酒席早已摆满,后面的宗亲就迫不及待地碰起杯来。长春主席候在主宾席旁观,心里非常着急,答谢的宾客还没到场,怎么就自己人先干杯了呢?

  30号那天的祭祖现场,人头涌动,群情激荡,盛况空前。宁林说像是赶庙会,但有张照片又像是官方的记者招待会。更有趣的是,祭祖过程还有不少花絮和遗憾呢。
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  从新疆临时赶来的镇河,激情满怀,干劲冲天。由于行程仓促只穿休闲服,主持祭典临时借西装。他当司仪,行口令时,只喊几叩首,没叫“起身”,害得跪拜人拚命赶节拍,第一项“盥洗”也显得忙乱慌张。难怪景聪在网上留言说:“怎么就觉得太快了呢?”原来都是镇河压缩了时间呀。
  然而,大家都能彼此谅解,毕竟咱们这是首次经历祭祖大典,激情有余,经验不足,下次肯定就会从容老练了。再说啦,还有那么多人等着拍摄呢,你看这场面,像不像记者阵容?!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  需要再次提到光涛,他很早就开始练习诵读《祭祖文》,每次都能心潮澎湃。后来发现喉咙咯血,检查无果,长春接着演练。幸有始祖保佑,光涛现场发挥得很好,由于情绪高昂,最后念错一个字,得了90分。(青山苍苍,河水泱泱。他念成“青水苍苍”,变成二水无山,估计只我一人在意,反正也没录音。)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  海南省甯氏宗亲联谊会,成立虽然只有半年时间,但对宗亲事业贡献很大,这次祭典现场布置,也全靠他们承担。他们的会旗很显眼,他们的队伍很整齐,成员大多是实力派。
  这次到会的,有著名肿瘤专家甯家菁教授,他今年68岁,原是广州某大医院“一把刀”,退休后被家乡领导召回三亚。他很健康也很健谈,对我讲了一些保健之道,下车时抢着帮我拿行李。还有青年才俊宁夏,风度儒雅,“深圳万科”出身,现在三亚经营房地产,还是他们联谊会的秘书长。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  报道之九:百代过客重返故里

  外国人的文化圣地在耶路撒冷,中华文化的圣地集中于河南,嵩山是圣山,洛阳是圣城,黄河是圣河。延伸至近代,领袖曾是神圣的精神支柱,由此可见,人们总要有个精神家园,作为心灵的寄托。
  2008年3月,中华甯氏聚首祖根圣地甯邑,拜谒甯氏始祖圣墓,族裔从20岁到84岁,共襄首届寻根祭祖大典。得姓2800年来,就其规模与影响而言,可称“中华甯氏第一祭”。正如宁航所言,要感谢获嘉人民的善意,让我们这一代还有墓可祭。
  2800与2008,只是一个偶合的数字,却意味着甯氏已传衍100多代,比孔子多出**代(请景聪填空)。“百代过客”这句成语,只是比喻光阴之流逝,而“重返故里”却是涵义深厚,也不禁令人感慨万千。
  《祭祖文》中的“诛弑悼子”,四川俊德认为“用词不当”,但我坚持不改。“弑”原指臣弑君,子弑父,懿公弑甯喜,是恩将仇报,恩人如父,用“弑”当也。悼子就像东郭先生,救了中山狼,反被狼所害,这是甯氏历史上最大的悲剧,否则获嘉即甯都。
  “甯氏文化渊源流长”的主题,是获嘉县推出的新品牌,甯氏后人应该如何面对呢?通过这次祭祖中的几件小事,提醒我们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。
  祭祖花圈的字条怎么写?当时建彪来问我,我也是临时抓瞎,从文件袋中武王庙宣传画得到启发,写了上联“甯氏始祖季亹灵验”,下联“**联谊会敬献”。并就此对建彪说:“盼你成为甯氏金牌主持人,你要不断积累文化。”
  字条由天津宗亲书写,字体潇洒流利,很有水平,没想到后来有的粘贴反了。共31个花圈,我不经意间看到三个是错的(见下图)。这是一个普通常识问题,太遗憾了,对不起列祖列宗,让别人看笑话。那虹门柱8米高的楹联,倒是正确,已被宗亲们摄入镜头传播。
  还有一个普遍被人忽略的错误,甯戚辅佐齐桓公的“桓”,应读“环huán”,而不是“恒héng”。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条子粘贴反了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应该这样贴才对

  报道之十:风雨沧桑再铸辉煌
  
  甯氏得姓2800年来,经历风雨沧桑,几度沉浮,穿越了“根系中原,兴衰卫国,望出齐郡,盛于南粤”的历史长河。正如《祭祖文》所言:粤稽甯氏,遐古三千,累有锡宠;胄衍祀绵,今逢盛世,更趋兴隆。
  2008年,岁次戊子,时近清明,举族共谋,百代过客,重返故里,正在迈上振兴中华甯氏的新里程。甯氏文化渊源流长,拥有六大精神遗产,族裔贤孙葆蓁,承传高风,必将发扬光大,再铸辉煌。
  值此祭祖大典礼成之际,不禁引人深思,使我产生联想,先谈两点感言:一是关于姓氏文化的产业禀赋,二是如何开发我们的人力资源。
  当今经济社会,一切文化资源也将转型产业化。我最先从“中根网”悟到信息,他们不仅领先推出数字化谱牒软件,连网站运作也是企业管理型,站长是CEO。这次获嘉之行,又从袁义达身上闻到气息,他将以《新百家姓》为专利,把知识产权推向产业化,首先在河南打造一个姓氏文化产业高地。由此看来,“慎终追远”将和“与时俱进”并驾流行。
  中华甯氏也顺应了这股潮流,有关建造文化陵园、甯氏大厦的帖子很火,还听到自衡与甯波谈起“甯氏基金运作构想”,等等。我不谙此道,没敢跟帖,但我知道,文化是“软实力”的竞争,而“根文化”蕴藏着巨大的潜力。
  我比较关注联谊组织结构,如何配合更加合理。联谊会是宏观的,理事会是办事的,如果人员分工明确,一旦举办大型活动,就会自然各司其职,作到井井有条。通过这次祭祖大检阅,发现我们的人才基本齐全,只是没有明确定位,而且需作调整补充,不断完善、提高。
  建彪形象不错,嗓音也好,只需提高文化素养,学会撰稿、串词,即可成为甯氏金牌主持人。开鑫善于发动群众,去年沸点夺冠,就靠他带头连续作战而获得,只是网站门户的日常管理有所欠缺。志强比较全面,但他那“朝九晚九无周末”的职位,实在太累。聪彪擅长接待工作,这次大马一行全靠他。甯钰是联谊会的摄影大师,当之无愧。
  后起之秀的接班人,也有苗子。甯航勤上网,善于整理材料,可接管“三大表”。牡丹燕硕士毕业可作文秘,观莲与她搭档。景聪和甯林,继续搜索,提供素材,丰富数据库。
  自衡是海外联络大使,汉高善于拉赞助,长春是统帅,再加上长占、光涛、镇河、良信等八大钢甯,就是一支强大的队伍,大有可为,前景看好。
  我建议,重组《中华甯氏》编辑部,新聘荆楚和平、深圳甯航等宗亲加入编写班子。至于我本人,近年来明显老迈,长期缺乏锻练,腿脚不灵便,给人以累赘。“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留在沙滩上。”时下到处一片年轻化,我有接班人,就该退居二线,理当如此。
  壮大队伍,扩充实力,让甯氏前沿彰显一派生机,让小甯跻身根文化大潮流。伟哉!善哉!


上传图片:

点击打开新窗口以图片原尺寸查看



  • 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日历

最新评论及回复

最近发表

Powered By Z-Blog 1.8 Devo Build 80201

Copyright www.ningcn.com 甯氏全球宗亲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