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门发源地发现船屋
http://www.ningcn.com 2003/5/23
本报5月27日独家刊发《两艘神秘“洪船”浮出水面》一文后,在国内史学界再度引起强烈反响,新华社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参考消息》等国内十几家权威媒体迅速转发了这一消息。近日,这一重大发现又有了新的进展——  南城108间船屋的船头 新发现的两座船屋位于南城县天井源乡饶坊村,分别为108间和36间。建造这两座船屋的主人为饶坊村甯泰贞、宁泰元兄弟,建造时间较广昌、黎川船屋要晚,约在清道光、咸丰年之间。日前,本报记者与新华社、《光明日报》记者一道,随同江西知名考古历史学家陈江实地考察了这两座船屋。 陈江说,这两座船屋同广昌、黎川一样,由于其108间和36间是洪门建筑文化的独有标志,可以十分肯定地说,这四处船屋都是洪门“会簿”中反复提到的“洪船”物化形态。而南城船屋更由于其地处洪门发源地,因此,与洪门相关的证据信息显得更为丰富。 族谱泄露“天机” 陈江介绍,有关族谱透露了船屋主人与洪门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:据南城明益藩朱氏族谱记载,益藩建国150年来,族内成员长期与宁氏家族通婚,不少益藩王爷、将军皆为宁氏所生。而抚州宁氏自唐朝以来,就只有船屋主人这唯一的一支。在船屋主人后代珍藏至今的《日于江宁氏族谱》中,竟有明末益藩王作的序!谱中更明确记载有宁泰贞曾捐二千两白银重修明益藩建造的万年桥。而万年桥是“洪门”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实证。记者曾在2000年10月13日本报刊发的《洞开洪门世纪悬案》一文中提到,陈江经过实地考察,在南城找到了“洪门”会簿反复提到的进“洪门”必经朱家造就的“太平”、“万年”两座古桥。船屋主人捐巨资修建“万年”桥,个中隐情不言自明。宁氏族谱中还明确记载:清乾隆、嘉庆年间清廷痛剿闽赣天地会党时,宁氏多有“积猾棍徒久经遣殁远省”,这几乎是直接隐指宁氏家族中多有“洪门”会党了。从小在108间船屋长大、今年69岁的宁明生老人告诉记者,他是宁泰贞的第五代后人,其前辈已有一些人远走南洋和台湾。 八卦图中藏“乾坤” 与广昌、黎川船屋明显不同的是,南城两处船屋正大门右边石门框上,均有精雕细刻的八卦乾坤图,这给记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。据陈江介绍,雕刻在船屋如此重要位置上的八卦乾坤图,已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吉祥避邪图案,可以初步肯定是“洪门”建筑文化的一个标志。在洪门“会簿”中亦有“阴阳配合是乾坤……不入此圈是外人”的记载。更为令人惊讶的是,这个八卦乾坤图与山东天地会成员佩带的“洪单”上的图案几乎是一个版本。而《福建通志》也记载,清光绪年间,建昌府的天地会党在福建顺昌县聚众滋事,天地会党打的就是八卦乾坤旗。这些天地会党还被当地人称为“江西船帮”。从小在36间船屋长大的宁氏后人宁小平回忆,他很小的时候就听宁氏长辈说,船屋曾经做过驿站,供南来北往的客商居住。 石雕彩绘与众不同 在36间的船屋中,一些以船和战争为题材的石雕、木雕和一组已斑驳模糊的彩绘壁画让陈江眼睛为之一亮。陈江说,在建昌山区的民居中,出现这种以船、战争为题材的石雕、木雕、砖雕是非常耐人寻味的,是不是洪门建筑文化的标志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。至于那组已经有些模糊的彩绘壁画,据从小在此长大的宁小平回忆,很小的时候他就清晰地记得,那上面画的都是水浒人物。陈江说,这肯定与洪门早期的“水浒”信仰有关。 独一无二的“建昌船屋” 陈江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,南城、广昌、黎川船屋的发现,不但为“洪门学”研究中神秘的“洪船”情结找到了实物标本,丰富了我们对“洪学”及洪门建筑文化的认识,而且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增添了一个全新的章节——“清代建昌船屋”。对中国与世界建筑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。 据陈江介绍,中国古建专家刘敦桢在《中国住宅概说》中把明、清住宅造型分为九类,即圆形住宅、横长形住宅、纵长形住宅、三合院住宅、四合院住宅、三合与四合院混合住宅、曲屋住宅、窑洞式住宅和环形住宅,唯独没有“船形住宅”;日本学者田中谈从建筑构造学角度进行过“有关中国住居建筑的收罗无遗的分类”,同样未列有“船形屋”;而有中国南方民居“土楼专家”之称的林嘉书先生在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又发现了半圆形、扇形、同字形、八卦形等形制“土楼”住宅,但同样未发现有“船屋”类型。可以说,从迄今为止掌握的材料来看,“建昌船屋”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全新住宅类型。 据悉,福建“土楼专家”林嘉书先生在看了本报5月27日有关“洪船”的报道后,日前已致电陈江先生,表示愿意将它列为专门课题与陈江一道合作研究。  以船、战争为题材的木雕  与船有关的石雕  船屋正大门右侧石闸框上的八卦乾坤图
原作者:程君平
来 源:
信息日报
共有5958位读者阅读过此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