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椒縣敎諭甯君墓誌銘
http://www.ningcn.com 2005/10/13
廣文甯君旣殁,之七年,其子世藻自潁以書來徵銘於余,曰:“吾父與母葬有日矣,南豐曾氏所謂‘蓄道德而有文章者,今之世莫如子宜’。”余懼且慙,而不敢任也。旣又自念與君之子世錫,交幾二十年,故知君爲詳,而世錫今死矣。君之濳德隱行,夙昔旣耳熟焉,而重以世錫兄弟存殁之誼,雖不文,曷敢以辭!謹按。 甯氏本季亹之裔,籍通州。至明中葉,始家於潁。自江之北,以屬於淮,俗故朴陋,而風土人物推於古今者,潁爲最。自明以來,潁人以家法爲士大夫宗者,甯氏爲最。而以余所聞甯氏之稱耆德而爲典型者,君爲最。君之質行,所以守於身,施於家,而化於人者,不獨君之子云,其鄕人及遠邇之習於君者,莫不云。昔朱子嘗嘆歷代之人材,惟東漢爲最眞,其守官行法,不避權倖者,前罹禍災,而後者踵接焉。而余觀范史所載,獨行之士,艱難危困,懇懇於人紀之中,與夫守卑,官安隱約,而盡其道以化於人者,不可勝數也。蓋自三王以道化天下,使人明於性命之理,故死生禍福不足以亂其心,而人道之當然者,勤以守之而不敢貳也,秦漢以還士之乘時而見功名者眾矣,而明於性命之理者蓋寡焉。獨東漢之興五經之敎盛行,故上之人雖弗能以道化,而士之濳誦黙識,以浸灌於身心者,久而深且固焉。雖於性命之理知之,未必能盡而其大綱之所守,抑可謂合矣。 君性篤於孝友,執親之喪,哀毀過禮;叔父在難,傾身以赴之,遂以毀其家。其爲諸生也,辭成均之選,而以讓其長老朋齒者,至於三其者,不得志而司諭於全椒也,諸生化之,及移於譙,未至旬歲而卒。之日市野人攜扶而奠祭者,塡於戸焉。世錫嘗爲余述君之質行,余以爲有東漢之風,惜乎卒困於下而施不光,而余之不文又不足以傳君於永久也。雖然君於性命之理旣自得之矣,則施與不施爲無閒,而傳與否又曷足道哉! 君夫人李氏性明,謹識大體,事親治家,及訓子姓於君,皆有助,其卒也先,自知其期。 君諱擢,字益賢,生於明天啟癸亥五月十三日,卒於康熙丙子八月二十七日。夫人生於天啟乙丑十二月初四日,卒於康熙庚申九月十二日。子男七人、女一人,夫人以乙亥十二月晦前三日葬於潁南郊之臥龍岡,越九年,爲今癸未臘月朔四日。(下闕)) 《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》 注: 1、作者[清]方苞(1668—1749),字灵皋,号望溪,原籍安徽桐城,康熙年间进士,以诗文著名于世,卓然有大家之风,曾因受《南山集》文字狱牵连而入狱,后得赦免,官至礼部侍郎。 2、全椒縣在安徽省。 3、通州,今江苏南通。
原作者:[清]方苞
来 源:
甯志强 标点
共有5177位读者阅读过此文
|